股票配资利息太高 延续2680年传位126代,堪称世界上最长寿的王朝,放眼全球也难寻_大禹_公元前_回事儿

发布日期:2025-07-15 23:01    点击次数:189

股票配资利息太高 延续2680年传位126代,堪称世界上最长寿的王朝,放眼全球也难寻_大禹_公元前_回事儿

中国历史源远流长,朝代更替如走马灯,而夏朝作为咱们老祖宗口中的第一个朝代,总是带着点神秘色彩。有人说夏朝延续了2680年,传了126代,堪称世界最长寿的王朝,放眼全球也找不到第二个。可这说法靠谱吗?

提到夏朝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“大禹治水”和“世袭制的开端”。可要是说它延续了2680年,传了126代,那可就有点离谱了。根据史料和考古研究,夏朝大概是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,总共也就470年左右,传了17位君主。这跟“2680年,126代”差得不是一星半点。咋回事儿呢?可能是传说夸大了,也可能是后人记错了。

不过,即便没那么夸张,夏朝作为中国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,地位还是杠杠的。它结束了部落联盟的松散状态,开启了中央集权的世袭王朝模式,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。

夏朝的开端离不开两个人——舜帝和大禹。他俩一个以德行治国,一个靠治水建功,是夏朝能立起来的关键人物。

舜帝,姓姚,名重华,号有虞氏,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,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294年到公元前2184年。他是个苦出身,家里条件差,父亲瞽叟脾气不好,继母和弟弟象还老跟他作对。舜小时候干农活,种地种得特别好,乡亲们都夸他能干。后来他爸和弟弟看他不顺眼,几次想害他。有回让他修粮仓屋顶,趁机放火烧他;还有回让他挖井,挖好了往里填土想埋了他。舜每次都机灵地躲过去了,还不记仇,继续孝顺家人,最后把家里人都感化了。这事儿传出去,大家都觉得他品德高。

展开剩余78%

舜的名声传到当时的帝尧耳朵里。尧年纪大了,想找个靠谱的人接班,就开始考察舜。先让他当司徒,管教育。舜跑遍村子教大家种地,跟老百姓打成一片。后来又让他管全国大事,舜开会效率高,决策也公平。尧还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,看他能不能管好家。舜对媳妇儿尊重,家里和睦,尧彻底放心了。公元前2258年左右,尧把位子让给了舜,这叫“禅让”,不是传给自家儿子,而是挑了个有德行的人。

舜当上领袖后,干得挺漂亮。他派大禹去治水,发展农业,还搞了点礼乐制度,让社会安定下来。晚年他去南方巡查,死在苍梧(今湖南九嶷山),活了大概100岁。舜的仁政和孝道,后来被儒家捧得老高,成了道德榜样。他的治国思路也给夏朝打下了思想基础。

大禹,姓姒,名文命,大概生于公元前2123年,是夏朝的开国老大。他最出名的就是治水,硬生生把黄河水患给搞定了。禹的爹鲧之前也治过水,但用的是堵的办法,9年没成效,还被流放了。禹接手后,换了思路,带着人到处跑,勘察地形,改堵为疏,挖河道把水引到海里。他干活特别拼,13年没歇过,连路过家门口三次都没进去看看。据说有回他媳妇儿生孩子,他听见哭声也没停下脚步,就怕耽误事儿。

整整13年后,水患没了,老百姓能安心种地了,大禹也成了英雄。舜看他这么能干,就指定他当接班人。公元前2184年左右,舜死了,大禹上位,建立了夏朝,定都阳城(今河南登封附近)。他把全国分成九州,弄了个贡赋制度,算是最早的税收和管理办法。治水还顺便搞出了灌溉技术,农业一下子发达起来。禹晚年去会稽(今浙江绍兴)巡查,死了,活了98岁左右。他把位子传给了儿子启,世袭制就这么开始了。大禹的事迹在《尚书》和《史记》里写得清清楚楚,成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象征。

夏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,从部落联盟变成中央集权国家,意义重大。别看“2680年,126代”不靠谱,它的真实历史一样值得咱们细细聊。

夏朝大概是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,持续了470年左右,传了17个君主。这数据不是瞎猜的,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挖出了宫殿和青铜器,证明夏朝真有这么个国家。大禹建夏朝时,定都阳城,后来迁到阳翟、斟鄩等地。二里头遗址的遗迹显示,夏朝已经有像样的城市和权力中心了。从大禹开始,夏朝结束了禅让制,变成世袭制,算是中国王朝模式的起点。

夏朝刚开始的时候,还带点部落联盟的味道。各地头领聚一块儿商量大事,权力没那么集中。大禹在的时候,喜欢爬山开会,风吹日晒地定决策。后来慢慢变了,夏朝成了封建国家,国王权力大了,地方上有诸侯管着,手里有兵,拱卫中央。基层呢,有个“九族共享”的制度,就是一个大家族一块儿管村子,种地分粮都公平点。这办法挺实用,社会秩序靠它撑着。

社会分层也清楚,国王在上头,下面是贵族、平民,再下面是奴隶。贵族有田有兵,平民种地交税,奴隶干苦力。夏朝的政治雏形就这样搭起来了,后来的商周都接着用。

夏朝的经济靠农业。大禹治水留下的灌溉技术派上大用场,农民用木头水车浇地,粮食产量上去了。青铜器也开始冒头,虽然还糙,但能用,说明手工业起步了。商业也有苗头,集市上拿陶罐换布匹,挺热闹。

文化上,祭祀是大事儿。每逢拜天,鼓声响个不停,巫师跳舞求雨,热闹得不行。音乐和舞蹈也跟着发展,龙骨琴、瑶琴听着挺带劲儿。《山海经》里还说夏启跳舞时拿个羽毛扇子,挺有排场。这些活动把人聚一块儿,增强了部落凝聚力。夏朝的文化遗产,后来被商朝继承发扬了。

夏朝到底存没存在,以前有人怀疑,但二里头遗址一出,大家基本认了。它是第一个王朝,世袭制、中央集权都是从这儿来的,对中国几千年的政治格局影响老大了。大禹治水的故事还成了民族精神的代表,自强不息这四个字跟夏朝分不开。夏朝的制度和文化,为商朝、周朝铺了路,意义不小。

夏朝最后垮了台,原因离不开末代君主桀的暴政。这事儿给后人留了不少教训,也让商朝捡了个便宜。

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,大概在公元前1728年到公元前1675年当政。他干的事儿让人头皮发麻。盖豪华宫殿,工匠累死累活干不好就挨打;宠爱妺喜,国库都快被他掏空了。有回他把酒倒进池子,让臣子下去玩儿,荒唐得不行。他还不听劝,忠臣敢说话就扔进牢里,搞得人人自危。老百姓被税压得喘不过气,跑的跑,反的反,贵族也离心离德,夏朝眼看着就撑不住了。

这时候商部落的头领商汤站出来了。他为人厚道,会拉拢人,把看不惯桀的诸侯都团结起来。公元前1600年左右,商汤跟夏军在鸣条(今山西运城附近)干了一仗。夏军早就没斗志了,一打就散,桀被抓住,流放到南巢(今安徽巢湖),夏朝就这么没了,商朝上台了。

商朝接手后,继承了夏朝不少东西,比如世袭制和祭祀习惯,还在青铜器、文字上更进一步。夏朝的灭亡告诉后人,统治者不能瞎搞,民心丢了,王朝就完了。桀把470年的基业败光,就是个活例子。大禹的功绩和夏朝的开创,在文化上影响深远,《史记》里写的那些故事,后来成了教化人的素材。夏朝的农业技术和政治制度,也给中国文明打下了底子。

夏朝没延续2680年,也没传126代,但它用470年和17个君主,开创了中国世袭王朝的先河。舜帝的仁政、大禹的治水,撑起了夏朝的辉煌;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进步,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。桀的暴政让夏朝完蛋,提醒后人治国得靠民心。夏朝不是世界最长寿的王朝,但它的故事是咱们民族智慧和精神的起点。你们咋看夏朝?欢迎聊聊它对中华文明的影响!

发布于:河南省